根据教育部2020到2024年度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,近五年本科高校增设专业数量最多的是人工智能,达到406个。其后是数字经济(295个)、智能制造工程(238个)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(208个)、智能建造(177个)。
新增专业集中在战略急需领域、行业需求引导、跨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,体现了高校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、产业升级及地方经济需求的积极响应。
例如,新增较多的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直接对应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中“2025年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升级主要动力”的目标。这些专业构建了从底层算法研发(人工智能)到数据资源管理(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),再到经济业态创新(数字经济)的完整链条,与深化制造业智能改造等目标高度契合。储能科学与工程、新能源汽车工程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精准对接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求,为锂离子电池、氢能等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储备。
此外,金融科技、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体现了“数字丝绸之路”建设需求,通过培养“技术+金融+外语”复合型人才,助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。数字媒体艺术、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则适应文化数字化战略。值得关注的是,食品营养与健康、运动训练等专业进入了前20,通过专业设置引导社会资源向大健康领域配置。
这些专业调整既涵盖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等战略必争领域,又涉及储能、新能源等绿色转型方向,同时兼顾数字经济、跨境贸易等开放合作需求,形成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频共振的专业布局。